关于开展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学风建设活动的通知

各院(系):

为深入贯彻《乐竞体育电竞(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风建设的安排意见》(西大学〔2023〕26号),培养、巩固和提升“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优良学风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能、提高学习能力、产出学习成效,通过努力实现高质量课堂学习、常态化自主学习、个性化研究学习拓展性实践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学校决定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学风建设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标

围绕“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理想信念树学风、优良教风正学风、主题活动话学风、榜样典型带学风、品牌活动育学风、制度建设促学风”六大行动,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强化行为规范,夯实诚信根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持续推进学风建设向上向好。

二、活动内容

(一)管理促学风

1.深化教育引导。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全面开展“学手册 知规范 见行动”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学校管理规定的掌握度,增强学生遵规守纪意识。对不良行为坚决制止,及时批评教育并按规定处理,营造纪律严明的学习风气。

2.加强课堂管理。深刻把握课堂管理在促进学风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干部听课、“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等质量监控机制,组织教育教学管理队伍、辅导员、班主任等深入课堂,开展学工干部进课堂专项行动(见附件1),加强引导并形成课堂教学检查简报,加大对学生出勤的督促检查力度,切实掌握学生听课质量和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服务育学风

1.做好学业指导帮扶。发挥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学业导师、研究生导师等在学生学业发展中的作用,分层分类分阶段指导学生明确学业目标,掌握学习方法,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成长目标制订个性化学业成长计划,学会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点对点、一对一了解学生学业情况,落实学业困难“一生一册”“一生一策”精准帮扶,及时评估学业帮扶效果。加强对升学、考公(考编)学生的指导培训,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2.优化学习生活服务。树立以生为本理念,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制度,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三)活动兴学风

1.打造特色品牌活动。结合专业特色与学生特点,创新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学风建设主题活动,打造院(系)学风建设亮点品牌,加强经验凝练与宣传推广,形成一批学风建设典型经验和优秀成果,大力营造崇尚科学、探求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校园文化氛围,以特色品牌活动助推学风建设走深走实。

2.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坚持以赛促学、以学促行、以行促效,结合学科优势特点,搭建科创赛事平台。进一步发挥学校学生就业创业中心服务效能,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评选、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为载体,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训辅导与实战演练,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四)榜样导学风

1.做好评优评先工作。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奖学金与荣誉称号评选,确保评选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对评选出的优秀学生典型进行宣传表彰,弘扬新风尚、传播正能量,在全体学生中形成比学赶超、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不断浓郁“学在西大、学术西大”氛围。

2.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深入挖掘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的典型事迹,以优秀学生表彰典礼、优秀学子风采展、经验分享会等形式为载体,以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发挥朋辈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亮身份、勇担当、作表率,辐射带动广大学生热爱学校、热爱专业、勤奋务实、奋发有为,营造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促进形成知行合一的优良学风。

(五)考风正学风

1.严肃考风考纪。对学术不端、考试作弊行为形成“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在期末考试、四六级考试等重要考试前,面向学生全覆盖开展考风考纪教育。定期举办科研学术诚信讲座、交流会等活动,筑牢诚信底线,规范考试行为,强化警示教育,在全校营造“诚信有我不作弊”的考风考纪环境。

2.科学考核评价。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相结合,积极探索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方法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全方位体现学生学习水平。

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全面发动、全员参与。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要全程参与学风建设活动,保证覆盖面,关注重点,狠抓细节,注重实效。

2.认真组织。各院(系)要坚持常规与特色相结合,管理与教育相融合,体现学科专业特色、统筹日常教育教学安排、院(系)品牌活动和研究生学术月活动,制定本院(系)学风建设的具体计划,完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确保学风建设取得实效。

3.加强宣传。各院(系)要充分利用传统宣传途径和新媒体技术,通过年级会、班会、宣传栏、QQ、微博、微信等平台载体,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宣传动员,营造浓厚的学风建设舆论氛围。

4.材料报送。各院(系)要及时反映学风建设活动开展情况,积极推送报道,凝练好的做法和经验。于12月19日前将学风建设活动总结和经验材料报学生工作部(处)和研究生院(部)管理科。



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教务处

2025年10月31日


关于2024-2025学年本科生校内奖学金拟获奖学生名单的公示

下一篇 >